拼多多近日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在“千亿扶持”战略推动下,公司当季营收达到1083亿元,同比增长9%。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拼多多持续在供需两侧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升级,为消费者和商家创造更多价值。
作为成立十周年的重要节点,拼多多在本季度通过“千亿扶持”战略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公司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表示,面对电商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拼多多将继续加大生态投入,未来将推出更多惠商举措,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这一战略不仅体现在对农业的持续支持上,也贯穿于整个产业带的转型升级过程中。
在农业领域,拼多多今年以来推出的“千亿级别”惠商助农行动成效显著。根据《2025农产品上行半年报》数据,平台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农货商家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其中00后商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30%。三季度,“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深入湖北、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等地的数十个农特产区,为当地商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推动产业从规模化向品质化发展。9月丰收季期间,拼多多投入10亿元补贴资金和20亿流量资源,联合30万农货商家上线“多多丰收馆”,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农户增收。
以山东莱阳为例,当地苹果和梨产业曾因出口下滑面临滞销困境。年轻商家通过拼多多电商渠道,利用“多多直播”开拓新市场,单个店铺累计销量突破160万单。同时,平台商家推动果园统一管理,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为农户提供稳定收入保障。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更推动了当地水果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农业科研方面,拼多多长期投入资源,主办“多多农研大赛”“全球农创客大赛”等国际赛事,探索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的融合路径。8月底举办的“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吸引来自97个国家的519份申请,最终9支决赛团队展示了智慧储粮、疾病预警、沙漠农业等前沿解决方案。这些创新成果有望在田间地头广泛应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产业带转型方面,拼多多“新质供给”专项团队三季度深入惠州零食、佛山童装、邵东箱包等数十个产业带,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商家提质增效。在湖南邵东,当地书包产业占全国七成市场份额,但长期以代工为主。在拼多多支持下,商家利用平台数据分析进行精准研发,成功打造多个爆款品牌,推动产业从“代工腹地”向“品牌高地”转变。
《新质供给一周年发展报告》显示,平台产业带商家数量快速增长,95后商家同比增长31%,00后商家同比增长44%,优质产品SKU数量增长超五成,品牌店铺数量显著提升。这些变化表明,各大产业带正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受益于此,平台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西部地区在免除物流中转费后,宠物用品、户外防晒等商品订单量增长超过五成,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活力。
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强调,公司始终以普惠普通人为使命,未来将继续专注电商主业,通过持续投入推动平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拼多多将沿着为用户创造价值的道路,迈向“Costco+Disney”的下一个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