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储同辉融合 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作为全球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盛会,本次大会聚焦“风光储氢电充”等新能源产业链资源整合,吸引了来自全球5000余家企业参展,配套展览面积近6万平方米,全面展示光伏、储能、运维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中国以“双碳”目标为引领的能源革命进入关键阶段。光伏与储能产业作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支柱,不仅承担着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使命,更在推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虽然中国光伏电池转化效率持续突破、长时储能技术成本显著下降,但产业发展仍面临周期性波动、同质化竞争等挑战。部分关键材料供应稳定性不足、新型技术产业化进程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产业亟需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型。
针对行业痛点,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采访中表示,随着光伏发电成本问题基本解决,电网调节能力不足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新瓶颈。他强调,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完善新型能源电网体制机制,同时推动储能体系的经济性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形成光伏与储能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自2018年创办以来,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已成为全球光储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吸引了来自欧美、亚洲、非洲等地区的海外采购商,参会企业覆盖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包括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等全链条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