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电周期下AI发展遇挑战,中国凭三重优势成解题关键及受益方

   时间:2025-11-19 11:16 来源:快讯作者:李娜

全球正步入新一轮电力供需紧张周期,西方国家电网基础设施老化与人工智能产业爆发式用电需求形成双重挤压,电力设备市场供需矛盾持续加剧。在此背景下,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显著的成本优势及成熟的制造能力,成为破解全球电力困局的关键力量。机构分析指出,本轮缺电周期具有范围广、持续久、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特点,或将重塑全球电力产业格局。

美国作为人工智能发展前沿阵地,数据中心建设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已成为制约产业扩张的核心瓶颈。据测算,2025至2028年间,美国数据中心新增电力需求将达89吉瓦,相当于当前全美核电装机容量的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欧美电网系统普遍面临设备老化问题,超过半数输电线路服役年限超过20年,燃气轮机、变压器等核心设备订单已排产至2028年,供需缺口呈现持续扩大态势。海外厂商受制于产能扩张周期长、供应链响应迟缓等因素,短期内难以满足爆发式增长的订单需求。

中国电力产业在此轮周期中展现出三大竞争优势:首先是国内电力供给冗余度较高,为能源出口创造了空间;其次是产业升级带来系统解决方案输出能力,从单一设备供应转向涵盖输变电、储能、运维的全链条服务;第三是基础原材料领域的成本优势,中国掌控全球55%的精炼铜和60%的电解铝产能,吨铝现金成本较海外低300-400元,形成"缺电-涨价-利润回流"的产业闭环。以铜铝需求为例,美国电网升级至2030年将新增210万吨铜和371万吨铝需求,中国企业在资源保障和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显著竞争力。

机构建议关注三大投资主线:其一,具备海外交付能力的电力设备企业迎来历史性机遇,重点布局变压器、分接开关等一次设备领域,同时配网智能化改造需求将持续释放;其二,上游铜铝等基础资源板块将直接受益于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的实物消耗增长;其三,新能源产业链中隔膜、铁锂正极、负极材料等供需偏紧环节值得重点关注。具体标的方面,变压器领域的金盘科技、明阳电气,分接开关龙头华明装备,以及配网数字化企业国电南瑞、四方股份等获得多家机构联合推荐。

风险因素方面,需警惕全球AI投资进度不及预期、电价过快上涨抑制终端需求等潜在冲击。本轮研判综合了国金证券、中信建投、东吴证券等五家机构最新研究报告,相关观点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充分评估市场风险。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