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智谱刘德兵:AI行业拐点已至,IPO热潮下企业如何破局与展望未来?

   时间:2025-11-19 12:19 来源:快讯作者:李娜

大模型行业正经历关键转型期,曾经以技术突破为主导的狂热发展,在2025年迎来商业化考验。随着智谱等头部企业启动IPO进程,市场关注焦点从单纯的技术竞赛转向实际应用价值评估。这种转变在开源与闭源路线之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资本市场开始用更严格的标准审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谱董事长刘德兵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开源与商业化并非对立关系。短期来看,闭源模式可能带来直接收益,但从长远发展角度,开源有助于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他指出:"AI化是百年进程,如果不开源,许多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将无法接触核心技术。通过开源培养产业生态,最终会有部分转化为商业价值。"这种判断已得到市场验证,智谱在持续开源的同时,商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针对行业关注的参数规模问题,刘德兵解释称,大参数模型仍具有战略价值。他以GLM-4.1V-Thinking 10B级小参数模型为例说明,虽然行业出现性价比竞争趋势,但大参数模型作为技术锚点不可或缺。"通过万亿参数模型确定性能上限后,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优化小模型。这种技术路线既能保证性能基准,又能实现参数规模的有效控制。"

在应用落地层面,刘德兵承认当前存在认知落差。虽然语言处理、图像生成等领域已实现成熟应用,但能源、制造等重工业领域的深度融合仍需突破。他强调两个关键方向:一是模型企业与行业龙头的深度协作,二是模型自身能力的持续提升。"未来当模型智力水平达到临界点,普通用户也能轻松使用,那时'一人公司'的创业模式将成为可能。"

对于AGI发展路径,刘德兵认为当前行业正处于L3(自我学习)向L4(自我认知)跨越的关键阶段。真正的突破在于模型能否自主调整参数数值,而非简单的交互记忆。"这就像人类改变世界观一样困难,参数调整可能引发模型崩溃,但这是实现自主进化的必经之路。"他透露,智谱正在探索参数动态调整机制,这是实现模型自主成长的核心挑战。

针对行业格局变化,刘德兵认为市场分化是必然趋势。随着技术探索期结束,能够坚持基础模型研发的企业将越来越少。"智谱始终以'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为愿景,这种长期主义定位要求我们保持技术前瞻性。"他透露,公司正在平衡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确保技术突破能够转化为商业优势。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6年,刘德兵预测AI应用将迎来实质性突破。他特别看好智能体(Agent)技术的发展,认为当前0到1的突破将在精准度和效率上实现质的飞跃。"明年会有更多企业通过AI应用获得实际收益,行业对技术落地的认知将更加成熟。"这种判断基于当前市场参与度的显著提升,以及技术融合经验的持续积累。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