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ike行业洗牌,玩家如何突破“博世税”桎梏?

   时间:2025-04-29 17:33 来源:ITBEAR作者:顾青青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E-bike)在疫情期间迅速崛起,成为出海市场的热门品类。然而,随着疫情逐渐平息,市场需求开始放缓,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大疆等巨头企业的加入,更是为E-bike市场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态势。

近日,雷峰网·鲸犀栏目邀请到了E-bike品牌URTOPIA的创始人兼CEO张波,分享了他对E-bike市场未来发展的见解。

张波拥有清华大学精仪系学士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曾在华为海思2012实验室担任科学家,并具备近10年的跨境电商和品牌出海经验。作为一名重度户外爱好者,他于2020年与清华师弟和高中同学共同创立了URTOPIA品牌。

URTOPIA的E-bike产品在2021年11月首次在海外众筹平台Indiegogo上推出,平均售价高达2500美元,但首轮众筹金额就超过了300万美元,成为当年该品类的全球第一。随后,URTOPIA从欧洲市场逐步扩展到美国市场,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近3倍的逆势增长。

张波认为,E-bike市场未来将经历三个阶段的洗牌期。首先是供应链洗牌期,短期内弱者将被淘汰出局。他指出,欧洲市场目前正处于需求下降、供需失衡的状态,大品牌破产频发,导致整个价格体系异常低迷。例如,以前搭载博世中置电机的E-bike售价必须在3000欧元以上,但现在已有2000欧元左右的价格出现。

对于E-bike行业的未来发展,张波表示,短期内将是以供应链效率取胜的阶段。他强调,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不仅在于成本低廉,更在于技术工人丰富和供应链齐全。尽管面临中美关税战等挑战,但中国供应链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张波还提到,URTOPIA通过三年的供应链优化,成功将碳纤维E-bike的价格压至与铝合金相近的水平,从而实现了逆势增长。

中长期来看,张波认为E-bike行业将进入产品力竞争阶段。他指出,大疆的入局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警示,技术实力和产品力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URTOPIA已经自研中置电机一年半,今年年初成功推出了一款打破世界记录的电机,走极致轻量化的路线。

在谈到电机自研能力时,张波表示,这是未来E-bike玩家留在牌桌上的必备条件。他认为,自研电机需要团队中有精通电机技术的关键人物带队,且每年至少需要投入1000-2000万人民币的研发费用,至少需要3年时间。自研电机的基准线是产品能够带来显著的体验提升和绝对够硬的产品参数。

对于更小的玩家,张波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量,很难在E-bike市场中存活。但对于一些小而美的品牌,通过提供高端、定制化的产品,仍然有机会在市场中立足。不过,他强调这种逻辑在中国市场较难成立,因为中国离供应链太近,很难形成小而美的企业。

在渠道方面,张波认为渠道往往不是绝对竞争力,产品力才是真正成功的核心关键。他提到,欧洲品牌主要通过渠道破局,而美国市场则更加复杂。对于中国E-bike品牌来说,在渠道破局方面仍有机会,但需要更加注重产品力的提升。

最后,张波还谈到了E-bike用户画像的变化。他指出,E-bike最早是银发经济的产物,用户主要是60岁以上的人群。但现在用户群体变得越来越年轻,且在欧洲和美国存在显著差异。欧洲人更喜欢纤细、像自行车的E-bike,而美国人则更加多样化,喜欢不同类型的车型。

对于未来E-bike公司如何解决用户价值周期的问题,张波表示,构建自己的生态是长期发展的关键。URTOPIA正在重点布局智能化的骑行周边产品,打造智能化生态系统,以延长用户价值周期。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