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私有化极氪,新一轮战略收缩能否重现往日辉煌?

   时间:2025-05-10 15:29 来源:ITBEAR作者:顾雨柔

近日,极氪或将退市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让不少极氪员工感到意外。尽管自极氪与领克合并以来,吉利集团内部及业界就已预感到会有重大调整,但多数人仍认为极氪会作为吉利的“自留地”被保留下来。然而,吉利集团的整合决心和力度显然超出了预期。

5月7日,吉利集团向极氪提交了一份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其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这意味着,极氪在美股上市尚不足一年,就可能面临退市。对此,极氪迅速召开了一场沟通会,解释退市背景主要为应对外部不确定风险因素,并有利于内部战略聚焦、协同和资源整合。

回顾去年年底,吉利集团推动领克与极氪合并,旨在壮大极氪集团。然而,如今吉利集团却计划将极氪整合入吉利本身,这一突如其来的战略转向反映了吉利在战略层面更为严峻的判断。据知情人士透露,春节期间,吉利集团高层在一次战略会议上对未来三年的预判持悲观态度,因此决定进行战略收缩,类似于2014年的整合行动。

十年前,吉利也曾经历了一场大规模整合。当时,吉利拥有多个子品牌,陷入“左右互搏”的困境,于是取消了三大品牌,形成了“一个吉利”的品牌架构,并推出了五大产品系列。这一轮整合后,吉利迎来了数年的大增长时代,并在2017年成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如今,吉利再次面临深彻的变革,背后是其渴望突破411万辆销量,并在2027年达到500万辆销售规模的雄心。

根据吉利集团的公告,截至目前,吉利集团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极氪退市、整合完成后,吉利集团将对旗下几个品牌进行重新规划:极氪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定位为全球主流品牌。吉利人士认为,尽管上市有助于融资,但目前极氪的业绩未达预期,智能化和电池等领域的布局还需更大规模验证。退市能让整合更彻底,极氪的技术资产也能被吉利集团统一调用。

然而,极氪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2024年,极氪品牌累计交付了22.21万辆新车,未达到原定目标。今年,吉利集团给极氪集团定下了71万辆的销量目标,但根据前四个月的销量情况来看,极氪集团仍有可能无法完成目标。销售端的表现也影响了极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股价一度接近“仙股”水平。退市能让极氪拥有更多调整企业经营的空间,与其他品牌在采购、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协同,有望收窄亏损。

此次整合中,持有极氪原始股的核心员工可能受到直接影响。但极氪已向员工宣告,持原始股的员工不会受退市影响,公司将按高于发行价和近期交易均价的价格兑现股票。对于没有持原始股的普通员工来说,两大集团的合并可能带来人员调整的压力。极氪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团队已有裁员压力和工作强度增加的情况。

事实上,极氪合并入吉利集团后,吉利的整合步伐并未停止。领克与极氪的整合为吉利此后的整合树立了典范。银河品牌升级并将翼真品牌整合入其中,同时吉利还发布了高阶智驾“一盘棋”战略,整合辅助驾驶团队。极氪智能座舱团队也被整合入吉利研究院。这些整合意味着极氪在智能化方面的技术资产已被转移至吉利集团。

吉利集团还曾就smart的整合与奔驰进行磋商,尽管未能达成共识,但整合计划并未搁置。吉利内部还讨论了路特斯、极星等上市公司是否面临退市可能。目前,极氪、路特斯、吉利的能源团队都已被整合入浩瀚能源公司。路特斯与极星也经历了一系列人事调整,管理层融合或可视为整合的先声。

吉利集团的这一轮整合能否助力其在今年完成411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在2027年突破500万辆销量规模,仍需时间检验。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