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赋能:制造业多项指标全球领先,产业创新动能强劲

   时间:2025-11-19 12:55 来源:快讯作者:李娜

中国式现代化正以14亿多人口的庞大体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整产业链持续释放强劲动能。截至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连续15年稳居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超过220种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产业链优势尤为突出。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70%的风电装备均产自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十年领跑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21.6亿千瓦,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信息通信产业同样表现亮眼,5G基站数量、移动电话用户数、固定宽带网络规模等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制造业的集群效应在长三角地区尤为显著。以苏州吴中区为例,当地“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已聚集1600余家企业,服务机器人产量占全国六成以上,今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在一家服务机器人企业的物流中转场,每天有十几辆满载零部件的车辆穿梭往来,来自本地及周边1小时运输半径内的供应链企业,为生产线提供精密组件。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智能调度系统,零部件从发货到装配的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2小时,高频使用的零部件已实现零库存管理。

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正在加速技术迭代。在苏州某企业的研发中心,技术人员与驱动电池、电机、传感器等领域的工程师共同攻关新型扫地机器人的智能导航技术。这种“市场需求-联合研发-量产落地”的闭环模式,使产品研发周期大幅缩短,产品更贴合实际应用场景。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剑澄表示,当地已成立机器人产业联盟,汇聚260余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计划建设省级创新中心和数据训练中心,推动产业技术突破。

专家指出,超大规模市场是中国产业竞争的核心底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分析,国内市场纵深广阔,下沉市场发育程度持续提升,为各类企业创新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带动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升级。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瑜认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制度体系,降低了要素价格,催生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和业态。

为进一步释放市场优势,郭丽岩建议,需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堵点,整治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行为,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当前,中国正通过畅通市场循环,将规模优势转化为产业链竞争优势,为全球产业变革注入新动能。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