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手机全面拥抱OLED屏幕的当下,LCD阵营的坚守者们仍在寻找新的突破口。近日,日本小众品牌Mode1推出的Mode1 Pocket手机引发关注,这款搭载LCD屏幕的新机以152克重量和5.3英寸小屏设计切入市场,试图在主流厂商集体转向OLED的趋势中开辟差异化赛道。
这款定位独特的机型采用720P分辨率LCD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但硬件配置显得颇为复古。联发科Helio G99处理器搭配2900mAh电池,仅支持15W有线充电和7.5W无线充电,性能表现与当前主流中端机型存在明显差距。不过其保留的3.5mm耳机孔、FM收音机、TF卡扩展等功能,以及IP65防水认证,展现出对特定用户群体的精准把握。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Mode1 Pocket更像是针对日本本土市场的实验性产品。其LCD屏幕的选择更多出于成本控制考虑,而非技术突破。当前智能手机市场,OLED屏幕凭借更薄的机身、更高的对比度和更广的色域覆盖,已成为旗舰机型的标配。即便在中低端市场,国产厂商也普遍采用更高分辨率的LCD或OLED方案。
转机可能出现在供应链层面。京东方近期公布的ADS Pro技术方案显示,新型LCD屏幕已实现1500nit亮度、144Hz刷新率,并通过智能分区刷新技术降低20%功耗。更值得关注的是,国内某屏幕厂商被曝正在研发旗舰级1.5K LCD屏幕,其600+PPI的细腻度可媲美OLED,且支持超窄边框设计。这些技术进展为LCD屏幕重返高端市场提供了可能。
从市场布局看,荣耀和摩托罗拉被视为最有可能推出LCD旗舰的厂商。荣耀在护眼技术领域积累深厚,其高频PWM调光方案已形成差异化优势;摩托罗拉则长期以非主流设计吸引特定用户,此前推出的防摔手机和复古机型均取得不错反响。若能结合顶级LCD屏幕,这两家厂商有望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开辟新赛道。
但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之间仍存在鸿沟。即便供应链准备就绪,LCD旗舰仍需面对机身厚度、指纹识别方案等设计挑战。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对"护眼"的认知已从屏幕材质扩展到使用习惯、环境光适配等综合因素。主流厂商通过低蓝光认证、自然光显示等技术,正在缩小OLED与LCD在视觉健康方面的差距。
这场屏幕技术之争的本质,是消费者需求与产业趋势的博弈。LCD阵营的坚持虽难改主流趋势,但其对护眼议题的持续推动,已促使整个行业向更健康的方向演进。对于用户而言,这或许比单纯争论屏幕材质更有实际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