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路科技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聚焦AEC FPGA技术的行业沙龙,吸引了200余位业内专家与从业者参与。活动现场通过技术研讨、案例展示与互动交流,系统呈现了FPGA在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国产芯片生态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在展示区,安路科技联合合作伙伴呈现了基于FPGA芯片的多领域解决方案。以工业场景为例,AI光纤工业相机通过FPGA实现实时图像处理,可快速识别液晶屏缺陷或完成机器人视觉引导;在天文望远镜与激光雷达系统中,FPGA的并行计算能力支持复杂数据流的同步处理,显著提升了设备响应速度。现场工作人员介绍,FPGA的定制化优势使其能够替代多个分立芯片,在降低系统复杂度的同时优化成本,这一特性在高速伺服电机控制等工业自动化场景中尤为突出。
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案例进一步印证了FPGA的核心价值。以四足机器狗为例,其感知系统需同时处理摄像头、IMU、激光雷达等数十个传感器的数据流。FPGA通过并行接入实现图像预处理、点云过滤等功能,为CPU减轻计算负担;在运动控制环节,FPGA负责底层关节电机的“硬实时”控制,确保机器狗在动态平衡与敏捷动作中的低延迟响应。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人形机器人自由度提升(如波士顿动力26个、特斯拉Optimus预计40个),FPGA将成为实现超低延迟全身运动控制的关键技术。
汽车电子领域成为国产FPGA突破的重要方向。安路科技高管透露,其产品已覆盖智能座舱、车载网络、灯光系统等场景:在ADAS系统中,FPGA可实时处理多传感器数据,完成图像畸变校正与点云过滤;在智能座舱内,FPGA支持多屏显示切换与异构接口桥接;车载网络方面,其协议转换能力可高效处理高速以太网数据。尽管高端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仍面临赛灵思等国际巨头的竞争,但国产FPGA在中低端市场已实现快速渗透,尤其在后装ADAS、智能后视镜等对车规要求相对宽松的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FPGA在BMS电池管理与电机控制中的应用案例。通过灵活配置逻辑资源,FPGA能够同时满足功能安全与低功耗需求,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高可靠性解决方案。安路科技表示,其车载产品线已形成从智能座舱到自动驾驶的完整布局,未来将持续攻关制程工艺与软件生态,推动高端FPGA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