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中国主席邹俊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民营企业正迎来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代际传承浪潮,未来十年将有超过300万家企业面临权力交接,涉及资产规模达数十万亿元。这场被业界称为“史上最大接班潮”的变革,不仅关乎企业存续,更将成为民营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
观察显示,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已完成或启动管理层更迭,标志着民营经济从“创一代”向“创二代”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与父辈相比,新生代企业家普遍具备国际化背景,其中60%以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部分人曾在跨国集团担任要职。这种背景差异直接体现在经营策略上——超过70%的二代接班人将数字化转型作为首要任务,同时积极推动品牌年轻化战略,并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
在治理模式创新方面,企业呈现出多元化特征。约45%的企业采用“家族成员+职业经理人”双轨制,由创始人担任战略顾问;另有30%的企业通过事业部制改革,将职业经理人团队深度嵌入运营体系。某家电巨头通过设立动态股权激励计划,成功实现管理团队更新换代,其海外市场份额三年内提升18个百分点,成为典型案例。
全球家族企业研究数据显示,仅有30%的企业能成功传承至第二代,第三代存活率不足12%。邹俊指出,中国民营企业正通过制度创新突破这一魔咒。当前,超过50家行业龙头已设立家族办公室,构建起包含股权架构设计、公益信托、跨境投资等功能的综合治理平台。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搭建三层股权架构,在保持家族控制权的同时,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实现管理团队专业化升级。
在创新驱动方面,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劲动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民企贡献了全国75%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数字经济为例,民营企业不仅在数字金融、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形成完整生态链,更通过技术输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某互联网企业自主研发的AI算力平台,已服务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化布局呈现新特征。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正从产品输出转向价值链重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的全产业链基地数量三年增长三倍。汽车行业表现尤为突出,某企业通过在东南亚建设KD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供应链整合与售后服务三位一体,单车成本降低22%。医疗科技领域,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聚焦基因测序、精准医疗等高端环节,技术获取型投资占比达67%。
技术突破成为出海底气。中国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为民企赢得国际市场话语权。某新能源企业凭借固态电池技术,成功打入欧洲高端市场,订单排产已至2026年。这种“技术换市场”的模式,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邹俊强调,民营企业已形成“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整合-新兴市场开拓”的良性循环,正在全球价值链中实现从参与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