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一股新风潮正悄然兴起,聚焦于一个名为MCP的新概念。这一趋势不仅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还被比喻为科技界的又一次“标准化革命”,其影响力堪比当年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最近的Create大会上,将基于MCP开发智能体的热潮,与2010年开发移动APP的盛况相提并论。这一比较,无疑为MCP的火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之前,AI领域的热门话题是Agent(智能体),而Manus这家初创公司的迅速走红,更是将智能体的概念推向了大众视野。
智能体之所以备受瞩目,关键在于其“真·能干活的AI”属性。传统的大模型虽然能够答疑解惑,但更像是一个静态的对话窗口,数据更新不及时,且调用外部工具的过程繁琐。而MCP协议的出现,则为智能体实现更广泛的功能提供了可能。通过MCP,大模型可以自由地调用外部工具,完成更加具体和复杂的任务。
如今,包括高德地图、微信读书在内的众多应用,已经推出了官方的MCP Server。这意味着开发者可以像搭建积木一样,先选择一个大模型,再根据需要调用这些应用的MCP服务器,从而实现诸如查询地图等功能。这一过程大大简化了AI应用的开发流程。
自今年2月以来,MCP浪潮席卷全球。OpenAI、谷歌、meta等国际大厂,以及阿里、腾讯、字节、百度等国内巨头,纷纷宣布支持MCP协议,并推出了自家的MCP平台,邀请开发者和应用服务商进驻。这一举动无疑为MCP的普及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回顾2024年,AI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是“超级应用”。人们曾预测那一年将迎来AI应用的大繁荣,但现实并未如预期般快速发展。而MCP的火爆,则被视为AI应用生态的一次重大突破。它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举动,为AI应用的开发和交流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平台。
事实上,MCP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24年11月,就由Anthropic公司推出。MCP的全称是“Model Context Protocol”,即模型上下文协议。这是一项开放标准,支持MCP协议的大模型应用可以像学会一门通用语言一样,与外界的数据源、工具等进行高效互动。
在MCP成为趋势之前,开发AI应用的门槛较高。开发者需要为大模型编写复杂的适配代码,才能实现与外部工具的交互。这一过程不仅繁琐,而且代码复用性低,严重制约了AI应用生态的发展。而MCP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为大模型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万能插座”,使得开发者可以在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框架下进行应用开发。
然而,MCP生态尚处于早期阶段,并非完美方案。一些开发者认为,MCP有些为了建立标准而建,API可能是更简洁的方案。如果MCP服务器非官方推出且缺乏精心维护,那么其安全性和服务稳定性也将面临挑战。
尽管如此,MCP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爆火出圈的调用工具协议,其效应已经显现。据MCP社区统计,全球已有超过4000个MCP服务器上线,且这一数字仍在迅速增长。这标志着AI应用开发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那么,为什么MCP现在才火起来呢?这主要得益于开发者群体的接纳和推动。今年2月开始,AI编程领域的一众明星应用纷纷宣布支持MCP协议,这极大地提升了MC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后,大模型厂商的接入更是将MCP推向了高潮。OpenAI和谷歌等巨头的加入,无疑为MCP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厂商在生态战略上的转向也是MCP火爆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两年中,大模型厂商在AI战略上往往以圈占地盘为主。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开发者生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模型厂商开始意识到开放和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它们纷纷选择拥抱MCP这一更加开放和标准化的协议,以共同推动AI应用生态的繁荣和发展。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大模型厂商的态度转变上,还体现在MCP协议本身的优势上。MCP作为一个网络协议,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抽象性。它没有对底层的模型作限制,任何AI模型或平台都可以基于MCP进行交互。这一特性使得MCP能够适用于云端或本地的多种部署形式,从而满足了不同开发者的需求。
MCP还大大降低了AI应用的开发门槛。通过MCP,开发者无需对外部工具的性能负责,只需关注应用本身的维护和调试。这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加专注于创新和应用本身的功能实现,从而推动了AI应用生态的快速发展。
当然,MCP生态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确保MCP服务器的安全性和服务稳定性?如何平衡大模型厂商的利益和开发者生态的繁荣?这些问题都需要业界共同努力来解决。但无论如何,MCP的火爆已经为AI应用生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随着MCP等协议的逐渐成为共识和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迎来一场真正意义上的AI应用大爆发。这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在MCP的推动下,AI应用开发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将简化开发流程、降低开发门槛,还将推动AI应用生态的繁荣和发展。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期待AI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