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淡化工程增至158个,关键装备全面实现国产化突破

   时间:2025-07-19 14:30 来源:ITBEAR作者:顾雨柔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权威发布了《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详细揭示了我国在海水利用领域的最新进展。

据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范围内已建立起158个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总规模达到每日285.6万吨,相比去年增长了33.3万吨/日。这一显著增长标志着我国在海水淡化技术上的持续突破与应用推广。

在推进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方面,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省市走在了前列。这些项目为沿海地区的电力、石化、钢铁等高耗水行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天津南港工业区的先达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第五条生产线(日产3万吨)的关键装备,包括反渗透膜、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等,已全部实现国产化,这标志着我国在海水淡化装备自主研发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报告还指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到了1883.36亿吨,同比增加29.57亿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海水冷却用水量均超过百亿吨,显示出海水在冷却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同时,天津、河北、山东、福建等地也在积极探索海水资源的多元化高效利用,如海水提溴、提钾等工艺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旨在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海水淡化技术,作为一种从咸水中去除盐分及矿物质的过程,主要分为热法(如蒸馏)与膜法(如逆渗透)两大类。我国在这两大技术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扩大了海水淡化的规模,还提高了淡化效率和装备国产化水平,为推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