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淘汰赛启幕,供应商如何破局抢滩新市场?

   时间:2025-05-09 12:35 来源:ITBEAR作者:冯璃月

随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强势崛起,国内汽车供应链体系正在重塑其行业形象,与各大整车制造商一同在上海车展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上海,作为华东地区的汽车产业核心,凭借其供应链产业集群的优势,为参展的供应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展示平台。

2025年的上海车展规模宏大,共启用了13个展馆,其中汽车科技与供应链企业占据了4个展馆,展区面积近10万平方米,占整个展会面积的近三分之一。与整车制造商的大规模展示不同,零部件和科技企业以更小巧的展位,展现出了更为密集的品牌阵容。据雷峰网《新智驾》了解,此次车展中零部件企业的参展数量几乎是整车品牌的六倍,创下了历史新高。

从官方披露的展位图来看,这四个由汽车科技与供应链企业组成的展馆,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全部环节,从上游的核心原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到中游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再到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载AI等智能化解决方案,一应俱全。

在展馆的布局上,供应商的地位提升也得到了具体体现。整车馆内供应商的数量从2021年的7家激增到2025年的23家。地平线、亿纬锂能等供应商与小鹏汽车等车企相邻而设,比亚迪与星星充电、Momenta等也仅一廊之隔。车展还特别设立了一个“中国芯展区”,集中展示多家国产汽车芯片的最新研发成果。

图片展示了小鹏汽车展台与亿纬锂能的相邻布局。

参展的地平线工作人员表示,这样的布局有助于触发车企与供应商之间的联动效应。上海车展对供应链重视程度的提升,并非偶然。华东地区,特别是上海,拥有40余家整车企业和数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如宁德时代、潍柴动力等,2024年汽车产业产值已突破万亿元,具备独特的产业链资源优势。

随着汽车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等本土供应商品牌崭露头角,消费者对相关零部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数十年里,国内供应链体系的供应商们正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

邦迪汽车系统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表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更加注重速度。在中国,供应商需要主动将技术和产品带到客户面前,告诉他们未来的技术趋势和可提供的支持。这意味着供应商需要非常熟悉市场和技术趋势,才能在客户找到他们之前开发出相应的产品。

图片展示了邦迪汽车系统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

国内高精度定位领域供应商导远科技也表示,当前市场下,技术、产品、产能、工程能力等综合实力都是考验供应商的关键因素。截至2025年3月底,导远科技已交付超过300万套定位系统,并在30多家主机厂的100多个车型中量产交付或收获定点。

图片展示了导远科技2025年上海车展展台。

在车展期间,多家供应商推出了新一代产品或技术,争取市场机会。宁德时代加大了对“换电”新业务的宣传力度,发布了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并首次将钠电技术搭载在巧克力车型上,布局两种补能方式,以应对市场对充换电方式需求的变化。

图片展示了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

舜宇光学则基于自家光学技术研发了一个用于监测底盘安全的产品,虽然目前还处于未上车量产阶段,但这样的产品规划将有利于其在需求到来时抢占市场先机。

邦迪汽车系统也带来了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的轻量化塑料高压电池包外壳。导远科技的IMU模组已批量供货多家机器人企业,并在汽车、机器人、船舶等多领域发展业务。

图片展示了导远科技展出的高精度定位产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未来3-5年市场格局或将发生明显变化。新势力小米汽车的入局,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量产,少走了很多弯路。从供应链视角来看,汽车供应链的体系已基本稳健,快速增长的窗口已经过去。

对于老牌供应商而言,守住技术和规模优势是关键。邦迪首席技术官Johannes Helmich表示,激烈的市场竞争意味着需要快速推出下一代技术,成为技术的引领者。而供应商的产量越高,产品可靠性越高,成本也更可控。

对于新生供应商而言,抢占新赛道和出海成为其突围路径。以光羿科技为例,其主打智能调光技术,应用于汽车领域,满足市场对座舱舒适度的新要求。而导远科技等供应链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仍努力适应海外市场的不同需求。

 
 
更多>同类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内容
点击排行
 
智快科技微信账号
ITBear微信账号

微信扫一扫
加微信拉群
电动汽车群
科技数码群